很多人问什么是信托,信托是金融产品吗,信托和私募有什么区别,今天港通咨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有关信托方面的事项,究竟什么是信托,具体如下:
一、信托的概念:
首先,在解释什么是信任之前,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金融机构,金融机构的概念在国内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中一直含糊不清,也没有官方规定明确界定金融机构的概念。许多从事金融交易的机构并未被中国金融监管认定为“金融机构”。比如我们常说的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注册的“私募基金管理人”,虽然存量机构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,但并不是中国金融监管定义的“金融机构”。另外,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支付宝、蚂蚁金服等都不是中国金融监管下的“金融机构”。他们只是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许可证的工商企业。
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《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将金融机构定义为“依法设立,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,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。从事金融业务”,列出六类机构:
(1)商业银行(村镇银行除外)和金融租赁公司。
(2)信托公司。
(3)金融资产管理公司。
(4)证券公司、基金管理公司、期货公司。
(5)人寿保险公司、财产保险公司、再保险公司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。
(6)金融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金融机构。
按照“分开经营、分开监管”的原则,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分别对银行业、保险业和证券业行使监管权。中国银保监会将信托列为23类“银行业金融机构”之一。
二、信托的定义:
说的这里很多人都明白了,信托是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,那么什么是信托呢?
正式地说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》,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,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,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管理或处分财产的行为。受益人的利益或根据委托人的意愿为特定目的。
信托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,也是一种金融制度。信托、银行、保险和证券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。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,一般涉及三方,即投资信用的委托人、受托人的受托人、受益人的受益人。
对于投资者:信托是投资理财的渠道。
对于金融家来说,信托已成为中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。
对于现代金融业而言,信托是金融的重要分支,也是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。
信托作为国家金融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是唯一能够跨越货币市场、资本市场和产业产业的金融机构。它是目前最具灵活性和吸引力的高端金融机构。由于国家对信托牌照的审核和发放特别严格,对实力和资质的要求非常高,信托牌照也十分稀缺。中国只有68家信托公司。信托公司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或者国务院授权的单位批准设立。监管部门也表示,未来不会再有新的信托牌照。
根据信托基金的投资方向,有现金管理信托、政府平台、房地产信托、股权信托、基础设施信托、家族信托、慈善信托等。
根据收入的类型,可分为固定收入、浮动收入和结构性收入。
那么信托对个人投资者有什么好处呢?
三、信托的好处:
信托投资业务范围广泛,可根据客户喜好和特点定制非标产品。信托财产将委托人、受托人和受益人的权利、义务、责任和风险严格分开。信托可以实现个人财产管理、家庭财产安全、育儿教育、遗产管理、养老等一系列功能。
如您想了解更多有关信托方面的信息,请联系港通咨询,专业一对一商务经理会立即给你做详细解答。